1、台北最贵生态豪宅——陶朱隐园
项目于2016年建成,建筑面积4233平方米,是一座以垂直森林为原创的建筑地标,取名自中国春秋时代陶朱公(范蠡),传承其利己、利邻、利天下的理念,以公益精神回馈世人。
被美国CNN评选为2016年全球九大城市地标之一。每套售价约2.2亿元,台北最贵生态豪宅。
从松高路看去,建筑体和谐呈现出建筑和结构的概念。居住在周边4个街区的居民说,这座大楼有4种各不相同且令人惊讶的形态:
V形、X形、椭圆形、锥形
展开全文
设计的主旨是:“城市要像一个生态系统,市中心好似森林,高塔好似可以栖居的树。”在身披绿植且形态感和视觉冲击力兼具之外,该项目标志着在城市中心真正建立一个召唤动植物回归的生态体系,并形成一个亚热带生物多样化的新巢。
这个20层的双螺旋结构的居住区自下而上有90°的伸展扭转,简洁又标准化的双螺旋形居住层垂直叠加,层与层间顺次旋转4.5°,多种视觉形态通过凹凸面的变化呈现出来。
这种扭转是对4个主要目标的回应:
① 整合了建筑体的南、北锥体区域并尊重城市特性。
② 将露天空中花园的面积最大化(不计入容积率)。这样一来,露台的种植面积将远远超过要求的10%。
③ 为所有居民提供独特的台北天际线全景,尤其是朝向台北101塔和中心商业区的观景条件。
④ 利用渐进式的几何形体形成多变的标准层,通过繁茂的绿植和视觉遮挡来保证每个公寓单元的隐私。
项目所在的位置是该区域最后也是最大的一块住宅用地,这个设计概念是想建立一个真正低能耗的垂直景观片段。
所以这栋建筑采用生态化的设计,不仅把有机废物和污水的再利用整合在一起,还采用了所有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其他最先进的纳米技术(BIPV太阳能光伏发电、雨水回收利用、堆肥等)。
因此,该项目的目标是提高能效并通过绿色建筑官方认证,并满足台北发布的关于高环境质量的规范。
2、南半球最环保的超高层——悉尼国际大厦
悉尼国际大厦是了澳大利亚第一个目标碳中和的超高层综合体项目。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政府承诺至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而这一项目通过实践展示了企业能够帮助实现这一目标。
本项目是大型的商业办公综合体,基地面积为7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包含了三栋外形相似但各具特色的办公塔楼以及低层商业和住宅组成,最高的塔楼达到217米高。
在外形上,塔楼的长轴方向达到了85米,通过平面上的凹槽设计和立面上的设备层和户外平台的分割,将超高层塔楼划分成充满节奏和韵律的几个部分,而从达令港远眺项目又浑然一体,充满活力。
项目平面图
项目的三栋塔楼的平面向东西向拉长,两端为半圆形。设计减少东西向的幕墙面积以避免西晒导致供冷负荷的增加。
三栋塔楼都将北侧设计为核心筒和公共空间活动(服务、休息和会议空间),称为“垂直村落”,为内部办公空间遮挡了阳光,从而减少办公区域的能耗需求。
项目采用了太阳路径分析减少能耗和窗户的眩光、改善自然采光。幕墙设计进行了专项研究,并通过量化分析和模拟进行了设计参数的优化,目标减少室内空间的热负荷和眩光,同时拥有最大化自然采光和视野。
塔楼上悬挑的遮阳构由垂直和水平两种组成,构件的尺寸随着高度变化,使得高楼层获得较少的日光,低楼层获得较多的日光。遮阳部件最大的尺寸达到1.8米深,3.7米长,可以承受159km/h的风速。
幕墙的遮阳系统
在设计上,50%的项目面积是公共开放空间,所以建筑师和景观建筑师考虑了空间由谁来使用并精心设计。
项目主要的基础设施主要放置在77000平方米的地下室中,因此将裙房的屋顶形成了开放空间,种植了各种植物,为基地提供了生态多样性。
裙房屋顶的绿色花园
项目采用了区域供冷系统,项目每年从悉尼港湾获得并排出15万兆升的海水排出冷冻水机房的热量。
传统的冷却塔效率低且消耗大量的水。冷冻水机房和水泵采用了高效的变速科技,最大负荷可达72MWr,但不使用自来水散热,每年可以节约1000万升的水。
采用海水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需要避免海水的侵蚀以及避免海水中的生物进入系统中,项目采用了多种合适的材料和高压过滤技术来应对。
办公、居住和商业功能共享地下室的一个空调系统,这比采用多个机房设备更为高效。
场地内的水回收处理机房能够每天能够处理项目和周边建筑的总计1百万升的废水。
2014年回收处理了1.11亿升的废水,相当于44座奥运会游泳池中的水。收集的雨水被储存在9万升的水箱中,用于大楼的景观区域的浇灌。
大楼采用了冷梁——这一节能的空调系统,加上100%的新风、非循环供应空气系统。对于这样规模的高层建筑而言,这种不寻常的供冷系统提供了高水平的能源效率和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
照明为电能节约提供了最大的机会,在照明设计时进行了详尽而复杂的建模和分析,以实现最佳的布局和最高的能效,并采用了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使用可寻址部件,允许更个性化和精细化的控制,以及沿建筑周长的单独照明分区。
另一个挑战是在屋顶安装足够的光伏发电板,以抵消雨水回收系统运行和建筑公共区域产生的能耗和碳排放。
塔楼顶部的光伏系统
项目主要的技术和特色——通过合理建筑和工程设计,项目实现了75%的能耗削减,并在屋顶装满了太阳能光伏板,并利用海水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
与传统的建设方法相比,塔楼建筑目标减少20%的建筑隐含碳,业主Landlease希望挑战现有的模式,推动供应商和承包商寻找更加低碳的方法。
因此不少供应商同意为他们的产品获得了零碳认证,因为他们也能获益。项目中对于20种主要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全生命周期分析。
混凝土是建筑隐含碳的主要来源之一,大约占到25%。在招标工程中,对于不同承包商的混凝土土配比进行了隐含碳的分析,在保证结构性能的基础上优化配比,以减少隐含碳排放。
本项目优化混凝土的成分,并采用矿物和废弃物例如粉煤灰和磨细高炉矿渣来替代部分水泥,在某些建筑部件中可以替代65%的水泥。项目同时采用现场混凝土搅拌站,减少搅拌卡车交通运输约3万次和500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为了减少钢筋的碳排放,Landlease和供应商合作研究钢筋的生命周期和各种生产方式的碳排放。
项目最终选取了最高效的和最低碳排放的生产方式,原材料中有较高比例的回收钢材,采用电弧炉生产并且使用100%可再生能源电力。钢筋产品贡献了隐含碳减排总量的4%。
办公建筑实现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的设计六星级,居住建筑实现澳大利亚绿色建筑的设计五星级。
项目获得NABERS能源之星的五星级认证,比澳大利亚同类办公建筑减少了50%的碳排放,项目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获得WELL Core & Shell白金认证的建筑。
大楼要求租户签订绿色租赁协议,保证运营的每个阶段都能实现可持续。项目建立了社区碳排放基金,保证在99年的租约中实现碳中和。
3、史上最抗冻建筑——Halley VI英国南极测量基地
盖房子对与现代人来说不是啥难事,但要是在南极却没那么简单了。每年有105天见不到太阳,最低气温达到零下55℃,风速超过160公里每小时。这样恶劣的环境怎么破?
别急,当然有办法,这个号称最抗冻的房子就可以泰然处之。
它就是Halley VI英国南极测量基地,外观看起来就好像从科幻电影中走出来的战舰,位于130米厚的布伦特冰架上。
由来自英国的Hugh Broughton Architects公司设计,不仅能够抵挡住风雪,而且还可以移动。
共有八个模块组合而成,一个红色的和七个蓝色的。采用坚固的钢结构制造,并包覆在高度绝缘的复合玻璃钢面板中。
而且,每个模块下都有液压支撑腿,而支撑腿上还有类似滑雪板的装置。
因为海冰上最大承重只有9.5吨,所以只能将预制结构拆分。然后,在使用雪橇将材料一点一点运到指定地点,并组装在一起。
排列成一条直线,并垂直于盛行风的方向,这样,就不会被暴风雪掩埋。
当然,每一个液压腿也大有益处,既能抬高建筑,避免积雪,又可以方便搬家。
那为什么要搬家呢?原来,布伦特冰架是漂在海上的,并每天以近2米的速度漂向大海,为了安全建筑就要在必要时向反方向移动。
同时,在Halley VI周围还布置了七个GPS传感器(称为“哈雷生命周期”网络)监视冰架运动,防止冰架突然断裂。
除此之外,这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科学研究基地,内部的生活设施也是一应俱全。据介绍,最多可容纳52人一起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没有人在里面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自动供电系统来保持运行。包括进行实验和测量,并将数据收集好后自动传给工作站。
凭借其创新的设计,这个基地获奖无数。当然,深受人们喜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地处椭圆形的极光带区域,经常抬头就能看见极光。
来源:网络
我们转载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目的,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的,请注明原文来源地址。如若产生纠纷,不承担其法律责任。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删除或修改。
本文来自作者[yuange]投稿,不代表桂圆分享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bmoijy.com/wiki/202411-83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桂圆分享的签约作者“yuange”!
希望本篇文章《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建筑》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桂圆分享]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台北最贵生态豪宅——陶朱隐园项目于2016年建成,建筑面积4233平方米,是一座以垂直森林为原创的建筑地标,取名自中国春秋时代陶朱公(范蠡),传承其利己、利邻、利天下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