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思维导图,并介绍将其应用于考研政治复习的思路。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1、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或译东尼·博赞)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
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有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四大不利之处,而简洁、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草拟和笔记的办法成效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需要一种可以不断增多回报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思维导图。”
现代脑科学和认知科学的研究为思维导图提供了依据:脑科学的相关研究发现,人的左大脑负责逻辑、词汇、数字、顺序、分析,右大脑负责空间意识、形态(整体概念)、节奏、想象、色彩。生物电信号从大脑中的一个神经细胞传导到与之邻接的其它神经细胞,便形成了了思维。思维导图不仅能够依据大脑的工作规律有效的调动神经细胞进行知识的记忆、储存,更能够促进左右脑功能区域的合作记忆。
在认知科学方面,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和阿伦·佩维奥的双编码理论等都为思维导图提供了理论依据。思维导图学习模式建立在有意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双编码理论指导下对知识进行不同方式的表征,提升知识获取、存储和提取的效率。双编码理论认为信息既可以用“言语-序列贮存”来编码,也可以用“映象-空间贮存”来编码。编码方式如何选择,需要在思维导图的实际绘制中根据对象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2、思维导图的特点
思维导图本质上是一种将放射性的思考方法,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图像、图形、符号、线条、颜色等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挂勾从而记录复杂的思考过程。这些知识间的挂勾越牢靠,记忆就越牢靠。除了能够加快资料的整理速度、加大资料处理量外,思维导图还能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使资料的储存、管理更加系统化。
思维导图强调中央图形作为思考过程“起始点”的作用,同时利用图像、颜色、符号、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增强整体记忆效果。个性化的图像和结构不仅可以协助我们记忆、增进我们的创造力,也让思维导图的学习更富趣味。思维导图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并开展放射性思考和多感官学习,因此它调动了整个大脑的功能区域进行记忆。
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思维导图运用在创意领域、项目策划、管理咨询等方面,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可提升思考技巧,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在个人生活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个人和团队学习方面、教育和培训方面、企业管理和员工创造力发展等方面都有极广泛的用途。
二、考研政治复习中的问题
政治科目在考研复习中占据着十分特殊的地位,与英语、数学和专业科目相比,政治考试涉及的概念繁多、体系复杂。很多考生花了较多时间复习,还是不能理清脉络、形成有序的知识体系。从内容来看,政治理论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五部分。这其中的很多基础概念考生在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中就学过,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考研政治的要求,因此需要加深理解和记忆。
从全国范围来看,政治及格率在50%到60%之间,即使过线的学生,也集中在70分以下成绩段。虽然由于政治不过线而痛失复试机会与入学资格的人相对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政治分数不理想导致总分靠后的却是大有人在。原因就在于如此之多的内容在几轮考研复习中不断的重复复习,很容易导致记忆疲劳。
成年人的记忆活动是建立在对记忆对象“理解”的基础上的,如何在短时间内唤起考生对学习过、已理解的政治概念的记忆,成为考研政治复习的重中之重。一些考生在政治复习过程中通过总结归纳、分类列表等方法加强记忆,但是这些方法一般不利于构建庞大的整体知识体系,并且繁杂的文字和线性的构图也不利于整体记忆。“大脑先生”托尼·巴赞发明了思维导图,这种图文并茂的记录形式体现了放射性的思考方法,为考研政治复习提供了强而有力的工具。
三、政治知识体系的表征方式
1、政治知识体系的特点
政治是一门体系严密的学科,在对其知识进行表征时必须做到系统化。思维导图中的元素可以分为“对象本体”和“对象间关系”两部分,分析清楚政治知识体系中的对象和关系才能正确且充分的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记忆。这种图式方法能够起到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的作用,避免知识在大脑中毫无头绪、杂乱无章的堆放。对象本体可以是一个概念、命题等,也可以是一个概念、命题等的集合。
从考研政治涉及的知识点来看,很多都是抽象的概念且可能包含若干个下层概念,即对象本体作为一个“知识块”而存在。具象的对象本体可以选择图像来表示,而抽象的对象本体则较难选择图像来表示。
对象间关系是指概念、命题等之间的联系,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主要有逻辑和数量两种关系。逻辑关系包含因果、递进、转折、对比、并列等,在考研政治的知识体系中对比、并列的关系相对较多,比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等。数量关系则几乎无所不在,因为对某个问题的解析一般有确定的若干个要点,而教材章节的总分结构也是数量关系。
2、“图化”思维导图的理论依据
思维导图中抽象概念的图化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对图形、图像的理解必须符合传播学上的“共同经验原理”。根据符号、能指、所指三者构成的“索绪尔三项式”,对象“所指”的意义层次并不是单一的。由于每个学生的初始能力和知识结构都不一样,对“所指”的理解可能出现偏差。例如某学生在思维导图中用 “¥”表示“商品经济”的概念,其他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其“所指”的意义。
对象间关系的图化则相对简单,即便不能让人理解其所指的意义,也不会影响对象本体的理解。如何正确使用图形、图画、代码等多种维度的方式来表示逻辑、数量上的关系,是政治知识体系表征中的重点和难点。
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语言智能、数学和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中关于视觉空间智能理论的论述对于对象本体和对象间关系的图化有很大的启示。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通过图化、多维度的思维导图,学生能够发挥视觉空间能力在三维思维空间中进行记忆对象的读取、存储。这种有别于传统平面思维的多维度记忆方式,能对记忆活动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3、政治知识体系的表征方式
应用图化的思维导图进行政治知识体系的建构,同时运用“定位联想记忆法”对思维导图本身进行记忆,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定位联想记忆首先需要定义并熟记若干个记忆单元,这些记忆单元的作用类似文件夹,可以事先在单元中装入辅助记忆材料。在记忆材料时,将按一定顺序出现的刺激材料(如数字、词语、句子等)装入相应记忆单元的文件夹进行储存。联想发生在刺激材料与记忆单元内的辅助记忆材料连接的过程中,联想越充分、越奇特、越形象就越容易回忆。
定位联想记忆对于记忆具象材料非常有效,同时也对思维导图的图化有所启示,以下是利用思维导图表征政治知识体系的两种主要方式:
(1)图与符号
思维导图中非常强调图的应用,正如巴赞说的“一幅图抵得上上千个词汇”。思维导图一般是由一个中心发散出去的,突出中心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合适的中心图。巴赞认为没有图的思维导图是“Baby Mind Map”,即幼稚的思维导图。因此我们应该在整个思维导图的绘制中尽量多的使用图,一些思维导图软件也提供了这种功能。图的内涵丰富,能够吸引眼睛和大脑的注意力,激发无数的联想。越是生动的图越能使人集中注意力、集中思想,使得大脑更加兴奋。
政治知识体系中的很多概念都是抽象的,不能够直接图化。借鉴定位联想记忆法,用于表示某些概念的图不一定要与概念有直接的逻辑关系,只要能够将其与图进行奇特的、形象的联想,就能够有助于记忆。
同样的,对象间关系也可以通过这种看似离奇却十分有效的方法进行图化记忆。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七章,可以用“周历”来做文件夹,表示“7”这个数量关系。然后根据“星期”的传说,将七天中上帝创造的事物与七章的主题进行联想记忆。由此可见,“文件夹”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第一章的联想记忆过程如下:上帝在星期一创造了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抽取其核心词即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光建立联想,将光对应世界观,将光投射在物体表面的光斑对应方法论。根据知识点“把世界观运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这种对应是具有逻辑上的合理性的。其他章节以此类推,联想产生的“对应”也可以没有逻辑上的合理性。这样就能够以一张周历的图作为刺激材料,激活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七章主题的记忆。
符号也具有丰富的内涵,但是符号又与图不同。一般符号都处于一定的符号系统中,很难跳出公认的符号系统赋予符号更丰富的所指层次。即便如此,在思维导图中引入一定的较为通用的符号还是能够加强其内在逻辑性和统一性,有利于思维导图的传播和理解。
(2)结构与关联
借助思维导图软件,我们可以使用可视化的手段促进发散性思维的形成,同时这也有利于思维导图的修改和保存。思维导图一般有固定的几种结构,这些结构比较单一,不能体现其分枝的关系和地位。为了表现对象间关系的逻辑、数量特性,所使用的结构还必须有更强的表现能力。结构可以使用图形、图像来表示,图化所使用的形状应该尽量与对象本身或其子对象进行联想,联想建立的连接越奇特、越形象就越容易记忆。
思维导图中对知识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特别的说明,而与其十分相似的概念图却十分强调交叉连线以及节点与节点之间的连接词。虽然这增加了与知识点无关的信息,并且不再起到协同左右脑记忆的作用,但是能够帮助人们理解思维导图作者的思维过程。借鉴这种关联的图式很多,比如软件工程中的UML图。将关联和其注释引入思维导图,并使用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关联,有助于记忆的逻辑性和顺序性。
举个例子,下图是毛中特第一章的思维导图。这个方法强调,你对知识的学习要有逻辑,并且这种逻辑是从大到小、层层把握,以求你对知识可以实现连根拔起。
通过研究历年考研政治真题,会发现真题尤其是分析题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不理解何谈运用,只是支离破碎地记下来做题时都不知道该用哪个知识点。因此特别提醒同学们一定要注重知识体系的整体掌握。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赵英芳,《思维导图在个人知识管理中的应用初探》,教育技术导刊2005年第9期
3、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实例》,教育技术导刊2005年第8期
4、陶李刚 张丽苹,《培养幼儿视觉——空间智能初探》,学前教育研究2003.1
5、赵军秋 金瑜,《空间智能决定成就大小》,耕耘·名师在线
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问题可邮寄联系353677188@qq.com解决
本文来自作者[yuange]投稿,不代表桂圆分享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bmoijy.com/wiki/202411-52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桂圆分享的签约作者“yuange”!
希望本篇文章《大脑的奥秘:神经科学家揭示记忆和意识的关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桂圆分享]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今天,要给大家隆重介绍一下思维导图,并介绍将其应用于考研政治复习的思路。 一、思维导图及其特点 1、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最初是20世纪60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