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该局着力抓好“放”“管”“服”三项重点任务,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的创造活力、创新动力。今年,呼和浩特市入选全国第二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城市示范。
简政放权营造宽松准入环境
商事制度改革是呼和浩特市全面深化改革各项部署中启动早、成效显著的改革。呼和浩特市工商局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持续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工作。
2013年,呼和浩特市先行先试,出台了《关于深化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 促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年度报告公示制、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推行电子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建设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等24个方面的改革内容。该市还探索创新,试行个体工商户“同区通办”、企业“同城通办”、企业简易注销登记等改革,走在自治区乃至全国前列。
该市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实行“一照一码”改革,企业申领证照由原来的4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
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以来,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促进了就业增长,为经济结构调整注入了新活力。新增市场主体中第三产业占92%,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截至2016年8月25日,呼和浩特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1.72万户,注册资本(金)5348.9亿元,创历史新高。
宽进严管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商事制度改革后,呼和浩特市平均每天要诞生125户市场主体,存活率83.5%,高于全国70%的平均水平,其中多数为小微企业。呼和浩特市工商局切实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其诚信经营,让其走得更好、更远。
全面推行企业年检改年报制度。呼和浩特市2013年度和2014年度市场主体综合年报率分别为97.54%和97.61%,两项指标均居全区第一。
积极推行“双随机”抽查工作机制。全市开展了两轮抽查,有15049户企业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7月中旬以来,2187户企业主动改正错误,申请移出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作用。该局在自治区率先出台《呼和浩特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管理办法》,按照“谁产生、谁公示、谁负责”的原则,各政府部门通过呼和浩特市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累计公示企业信息29.6万条。公示系统的访问量达355万人次。
加强执法办案工作。该局完善市局、县局、工商所三级执法办案工作机制,提高执法办案工作的统一性、权威性和有效性;依法开展查处不正当竞争、商标假冒侵权、虚假违法广告、违规网络交易等市场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优化服务支持微企创新发展
该局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支持,对小微企业开展主动服务、精准服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实施商标发展战略。该局指导企业加强商标培育,提高企业的品牌竞争力和无形资产价值。目前,全市商标注册量突破2万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7件,商标战略的各项指标均位居自治区第一。
建设小微企业名录。该局在内蒙古国家大学生创业园区搭建了中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了小微企业名录,实现扶持政策集中公示、申请扶持导航、企业扶持信息公示、小微企业查询等功能;同时开通了“二维码一次告知”平台,为小微企业办理业务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务。目前,呼和浩特市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有近20.42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4%。
充分挖掘工商服务职能。全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通过商标专用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登记,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严格履行市场监管执法职责,为小微企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扎实推进小微企业党建工作,为其注入新活力。各级个私协会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在人员招聘、就业培训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促进创业创新。
目前,该局正在试点企业“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探索实施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建立跨部门联动响应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据悉,该局还将实施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工程,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创建做强做大,激发小微企业活力。
本文来自作者[yuange]投稿,不代表桂圆分享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kbmoijy.com/jyan/202503-157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桂圆分享的签约作者“yuange”!
希望本篇文章《茶颜观色因不正当竞争被强制执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桂圆分享]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以商事制度改革为契机,全力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该局着力抓好“放”“管”“服”三项重点任务,大胆创新,先行先试,不断激发市场主体...